http://xueqiu.com/3261272869/22436124
同仁堂商業集團是同仁堂集團旗下的最大公司(按職工人數算)。它是同仁堂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同仁堂股份持有一半以上的股份,估計剩餘股份遲早也會全部或者部分注入同仁堂股份。它與同仁堂科技沒有股權關係。我以為,同仁堂商業是同仁堂旗下資產最差的公司之一。它的現狀與未來會直接影響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兩個上市公司。我們來研究一下同仁堂商業集團的現狀與未來。
一、 現狀
2012年的3月28日,商業投資集團隆重召開了成立大會,集團公司董事長殷順海發來熱情洋溢的賀信,總經理梅群等集團公司領導出席大會並作重要講話。
2012年的4月18日,商業投資集團召開了第一次董事會,全面落實集團公司黨委、董事會決策和部署,堅定了集團化發展方向,確定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家底:
截至到今年5月,商業集團所屬96家子公司,353家門店,2家中醫院,近百家診所,分佈在24個省市自治區,91個城市,員工總數達到8600餘人,向「企業集團」管理轉變,領導班子達成了四項共識:1、強化管理職能,提升管控能力;2、健全制度體系,夯實管控基礎; 3、強化信息化建設,保障管控能力; 4、強化人才建設,打造高素質隊伍。
點評:
看到這份家底,我嚇了一跳:8600人,這個負擔可是像山一樣沉重。人員工資是剛性上升的,而且同仁堂商業是老企業,同仁堂的傳統是善待職工。指望同仁堂商業能有好的效益是不可能了。當然也有亮點,那就是2家中醫院,近百家診所。這是戰略性資產,未來如何整合值得期待。
至於四項共識,我以為,都沒有說到關鍵處。關鍵是人事及管理體制的改革。應該借鑑同仁堂健康藥業的做法,非常簡單。可惜同仁堂商業做不到。未來也做不到。
二、 未來
具體目標:商業投資集團到「十二五」末終端門店將達到600家,年銷售達到70億,同仁堂的自有品種銷售達到30億元。
點評:這個目標是符合商業集團的現狀的。因為商業集團的僵化體制和同仁堂健康藥業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目標相差也是極大。健康藥業的目標是2020年銷售收入破千億。
具體路線圖:
提出了「一個目標」,即:鞏固對標成果,爭創全國行業領先的目標;發揮「兩個優勢」,即:發揮同仁堂品牌文化和終端網絡優勢;明確「三個定位」,即明確「名店、名藥、名醫」功能,「大型店、精品店、旗艦店」店型,「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擴大覆蓋」網絡的定位;提升「四個力」,即提升「管控力、規模力、運營力、品牌力」。在同仁堂厚重的文化底蘊支撐下,商業投資集團這艘藥品零售航母將披風斬浪,揚帆遠航。
具體做法:
一是主攻「三大經濟圈」。在鞏固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同仁堂零售終端網絡建設基礎的同時,發揮同仁堂品牌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同仁堂網絡規模。
二是培育區域連鎖。鞏固重要地區的區域連鎖的管理成果,重點挖掘具備區域性拓展優勢和條件。堅持區域投資主體清晰和資源配置最優;堅持區域先規範後發展,提高集中度,擴大覆蓋面,形成區位優勢。
一方面對北京、山西、河北、山東、廣東等省市加大終端網絡拓展和區域連鎖管理升級,發揮區域市場優勢推進資源整合共享,打造區域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培育成為區域的領頭羊。
另一方面選擇已在重點城市取得突破、品牌管控好、運營質量優良的子公司,向周邊輻射,連點成網,形成新的區域連鎖,佔領區域市場的制高點。同時,加大空白省市城市的網點建設步伐。
積極創新經營模式提升運營力
1、突出品牌優勢,進一步做強同仁堂品種。依託同仁堂系內品種資源,抓住「十二五」 300個新品上市,與系內產品公司密切配合,努力探索銷售服務的新模式,積極構建同仁堂自有品種的銷售平台。
2發揮資源優勢,優化採購策略。隨著零售網點不斷擴大,商業投資集團強化質量和價格兩個重點,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力量,提高採購話語權,降低採購成本。一是強化總部集中採購。採用總部集中談判、整體受益的商品採購策略,和集中配送、區域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者合一」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鞏固區域聯合採購。整合協調區域子公司結成區域採購聯盟。三是實施區域物流配送。根據區域網絡規模,建立區域物流配送分中心,強化現有配送及批發功能。
3、堅持「名店、名藥、名醫」的定位。突出同仁堂中成藥、高檔貴細參茸、中藥飲片、系列化妝品等以及全國名優新產品。同時,加大開辦中醫診所、中醫坐堂醫服務項目,展示「名店、名藥、名醫」的社會效應。
貫徹集團文化戰略突出品牌力
根據終端網點多、分佈廣、地區差異性大的特點,按照「經濟實體、文化載體」發展戰略,發揮好品牌文化的核心作用,構建強有力的品牌管理和保障體系。
強化黨工團組織作用,形成集團化發展的合力,借助同仁堂文具體做法:
點評:
這是典型的國企做派。同仁堂集團善於羅列一二三四,表面文章花團錦簇,實際成效有限。
同仁堂商業是同仁堂旗下典型的保守派子公司,和同仁堂健康藥業、同仁堂藥材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同仁堂商業的藥店由300多個發展為600家還是有重大意義的。因為,銷售是同仁堂的短板,未來600個銷售點對於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的藥品銷售有重大意義,也是這兩個上市公司銷售額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加大開辦中醫診所、中醫坐堂醫服務項目既可增加藥品銷售,又是重要的戰略性醫療資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5bcc9b010141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