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3/12/300.html
chung yin chan2013年12月11日上午12:09
Jack兄,你好。
於偉哥既blog睇到你留言,
之後搵到你個blog,
特此留個言。
你既睇法頗為特別,
但未嘗不是道理。
其實我覺得你同偉哥都係高手,
只不過不同門派而已。
個人希望能睇多d唔同人寫既文章,
可以擴闊思維。
謝謝花時間心機寫文章。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12:26
不用謝。我只是發發牢騷而已,不是什麼高手,投資分析是興趣之一,一有新想法就會找機會實踐,結果有對也有錯,算是累積經驗的一個過程吧 ^ ^
回复
fafa2013年12月11日上午1:50
how do u think of 1685? i bought at 1.X, and hold until now...
回复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4:22
之前看過1685,不過由於對其產品沒有足夠認識,因此難以判斷其商業模式以及實際競爭力水平,再加上其上市時間不長也沒有足夠多的經營資料可供查閱,所以我暫時不會投資該股票。
這種類型的公司我自己會留意以下幾點:
1. 有沒有享受任何政策或稅務優惠,如果有,什麼時候到期?
2. 客戶數量多還是少,銷售來大部分來自於幾家大客戶,還是比較分散?
3. 爭取到客戶的方法是什麼?
4. 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有哪些主要因素維繫?(即客戶為什麼不選別家)
回复
chung yin chan2013年12月11日上午3:14
Jack兄,其實你點判斷貨源歸邊? 可以邊到睇到呢d資訊?
回复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4:25
這個問題我之前在一些留言中有提示,我自己採用的方法是由我本人與幾個朋友一起研究出來的,我不能隨意公開。只能說我們所採用的這個分析模型主要考慮過去若干個月的成交量變化。
回复
san wong2013年12月11日上午5:35
一個好開始。用實力來說話!
回复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7:05
之前寫的主要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經過推敲,消化之後才能派上用場,當然悟性高的人可以直接跳過這些基本功。今天這篇只是我自己的交易記錄,由於是個人投資,不涉及他人的利益,所以寫下來也無妨。
回复
Guanzi2013年12月11日上午7:05
谢谢,推荐,
回复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7:09
不用客氣,我只是提供參考,還要你自己進行確認,分析, 才能做你自己的投資決定.
回复
Manfred_12342013年12月11日上午7:13
閣下現價買確實唔錯,我都睇好昆機,亦已持有多年,只要係現價升一倍就可以返回我嘅買入價,宜家仲蝕緊5成多,但都有信心繼續持有多幾年,不過8元樓上我估仲要等多5,6年。
回复
回复
jack li2013年12月11日上午7:26
海嘯之後我在1.5元買過一次,後來在4元附近沽出套現,因為當時有其它股票要買,而家算是翻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