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1 EW
「73股災」四十周年 世紀泡沫股 首腦大追蹤
資深股民一定記得,四十年前的三月,香港由天堂跌進地獄的慘痛經歷。一九七三年三月,香港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超級股災。恒生指數由最高峰一千七百七十四點,狂瀉至最低位一百五十點,跌幅高達九成一。其慘烈程度,遠遠超過九七金融風暴和○八金融海嘯。當年不少股民輸身家精神失常入青山,甚至跳樓自殺。世紀股災中,在「九龍會」上市泡沫股香港天線堪稱經典,當時股價個多月間狂飆數十倍,令散戶如癡如醉。後來爆煲清盤,被譏為「香港黐線」。本刊追蹤令全城瘋狂的當年九龍會和香港天線的「首腦」,包括會計界隱形富豪陳普芬,及「工廈大王」鍾明輝,他們皆家財萬貫生活富泰,對有份掀起泡沫令不少人輸身家,皆不欲提起。四十年後的今日,股市經歷幾上幾落,造就幾許巨富,亦續有散戶淪為大戶點心,被股海吞噬。資深股壇老手董偉、曹仁超等回顧癲狂歲月,皆抹一把汗。滾滾長江東逝水,所謂大時代,不過是一種選擇,股票市場,從來是願者上釣。
要數七三年股市全民皆炒的場面,必定要提泡沫股香港天線。早年電視劇《大時代》其中一幕,講股民炒神仙股「世界天線」炒到如癡如醉。由劉松仁飾演的股神方進新見散戶齊齊發癲,慨歎道:「咁垃圾公司都可以上市?」斷定股市即將大。世界天線影射的是七二年十二月在九龍會掛牌的神仙股香港天線。經紀界流傳「衛斯理」倪匡當年亦曾中招。對這隻世紀泡沬股,中潤證老闆蔡陳葆芯記憶猶新。「當時後生,明知公司沒有實質業務,照樣入貨。上市時一元,我一元二角入,見有一萬股即刻掃晒。」她正準備返回座位寫「飛仔」作實,誰知股價頃刻已炒上一元八角。「那時交易所牙齒當金使,圈了黑板就當買了,於是立即沽貨,賺了兩萬。」眨眼即袋袋平安,她於是不斷叫身邊朋友入貨,「其中一個賺了部汽車。」香港天線當年的主席,是曾夥拍依利安達(1151)推出首代中文電腦系統的前中文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教授樂秀章。其他董事粒粒皆星,包括會計界隱形富豪陳普芬、骨科醫生方心讓,及港英年代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羅理基等。
陳普芬:健康大不如前經四十年變遷,董事如方心讓、羅理基等先後身故,餘下仍健在的陳普芬。記者早前約他做訪問,電話中問他記不記得七三股災,只聽見他說:「七三股災?……醫生你打咩針啊……」原來年屆九十一歲的他身體抱恙,生日都要在醫院內度過。記者到醫院探他,他說醫生報告顯示自己情況轉差。「近排不太fit。」上周四,記者以電話聯絡到陳普芬,他語帶欷歔簡短補充說:「都幾十年,家冇用啦,其實冇咩好講。當年香港天線有個教授發明,我們一起出來推銷,講到天花龍鳳,聽聞個教授早幾年已經過身。」據陳普芬身邊友人透露,他健康大不如前,長時間在大宅休養,「去年立法會選舉,他撐枴杖出席會計師公會論壇,卻沒有滿場飛拉票,反而獨自坐在最後一排閉目養神。以前他十分精靈又百足咁多爪,早幾年更去過北韓考察,當地官員更頒了個『金日成將軍獎章』給他!」其實陳普芬早已賺夠上岸,單是持有四會合併而來的港交所(0388)股票,身家早已過億。年過九旬的他在灣仔經營陳普芬會計師樓,還出任莊士機構(0367)及莊士中國(0298)獨立非執董。○五年他因處理一間本港公司的財務報表出現問題,被會計師公會停牌半年,成為事業一個污點。
四會爭食業內人士說,六、七十年代是陳普芬最風光的日子。六七年他出任保良局主席,跟不少城中名人富商熟稔。七二年他乘股市癲狂,跟鍾明輝及已故「米王」曾紀華等人創辦「九龍證券交易所」,簡稱「九龍會」,由陳普芬任主席,鍾任副主席,交易所位於皇后大道中的萬邦大廈。 那時的確是香港股市的大時代,九龍會成立時,本港已有李福兆的遠東交易所、「股聖」莫應基的香港交易所,以及「金王」胡漢輝的金銀交易所。不過論規模,另起爐灶的九龍會最小,備受排擠。「成立首三個月,三會不接受在九龍會上市的股票做買賣。政府更要九龍會每日做到一定成交額,才肯確認其地位。」蔡陳葆芯說。於是九龍會諗計,狂炒在倫敦登記的豐股票製造成交,皆因不用繳付印花稅。九龍會由於規模細,上市門檻自然最低,造就質素不佳的股都有上市機會。一名前九龍會經紀說:「當年無實質業務的公司都湧去九龍會上市,『垃圾股』一詞開始流行。可以說無九龍會,就無香港天線,間公司招股書講明未開始經營,只研發家居用『魚骨』天線,聲稱安裝後可收看電視,股民照樣瘋狂追捧。」香港天線在七二年十二月在九龍會掛牌,個多月內由一元炒高到三十元。全城陷入瘋狂之際,合和(0054)突然爆出「假股票」事件,市場頓時陷入恐慌。狂炒香港天線的股民如夢初醒,驚覺公司根本無實質資產,香港天線股價狂瀉,最後倒閉清盤,事件變成國際笑話。
鍾明輝:變身工廈大王就在香港天線崩盤的七三年,九龍會創辦人之一的鍾明輝,開始在地產界大展拳腳。家住八千多萬豪宅怡園的鍾明輝,跟已故胞兄鍾江海是老牌地產商怡華益新老闆,早年積極興建工廈,市傳柴灣、觀塘及香港仔過半工廈都由鍾氏兄弟所建。記者到萬邦行追訪鍾明輝,他雙耳均戴上耳機,由兩名職員陪同出入,見到記者笑笑口搖頭指雙耳,示意聽不到。後來他透過公司助理回覆,「老闆話多謝問候,老人家耳仔聽唔到,好難做訪問。」九十三歲的鍾明輝已退居幕後,惟平日依舊返回萬邦行的辦公室。他除擁有「益新」等多間地產公司外,亦是萬邦投資(0158)大股東,持有四成八股權,按上周五收市價計,市值逾十八億。周大福(1929)名譽主席鄭裕彤是萬邦主席,旗下周大福控股持有近兩成七股權。 萬邦業務獨沽一味,主要持有中上環的萬邦行和金利商業大廈收租,去年租金收入近兩億。一名萬邦小股東說,鍾明輝每年都會出席股東會,會後跟一班股東到中環一間酒家吃大餐。「試過有翅『啷』口,萬邦股東不多又少成交,我問過他為何要繼續上市,他說彤哥講可以讓小股東細細注做業主收租,近年派息都是按租金收入盡派。」
七十年代媲美長實七十年代,怡華益新曾叱地產界,規模媲美當年的長實(0001)和新地(0016)。要數鍾明輝的代表作,是六七年力抗英美政府,與霍英東、何鴻燊、關啟明等富豪組成九龍置業,發展尖沙咀星光行。八十年代初,鍾氏兄弟積極投地,先後興建遠東金融中心,以及半山豪宅御花園等,盛極一時。八二年中英前途談判,香港樓市崩圍,怡華益新因債台高築,左支右絀,自始沉寂下來。至九十年代初才再度出擊,卻已難跟高峰時期相比。
股壇老手憶述 魚翅撈飯歲月
七三年三月九日,恒指創下一千七百七十四點九六歷史新高。到三月十二日,市場發現三張一千股合和假股票,股民開始恐慌。至四月四日,稅務局突然在報章刊登廣告,稱擬徵收股票利得稅,觸發港股暴瀉,輾轉跌至七四年十二月十日低位一百五十點才見底,跌幅超過九成。近年的股災,實屬「小兒科」。
董偉:無用銀紙點雪茄「一行出街個個圍住我股票貼士,飲茶有幾十人爭住幫我埋單!」董偉七二年已是股票行老闆,出入愛「擔番口大雪茄」,人稱「雪茄王」。想當年做股票如印銀紙,「佣金收○點五,一日閒閒有廿萬收入,一個月賺四百萬!七三年華人行地皮拍賣,價值二千萬,我做幾個月已經可以賺到中環一幅地皮!」七三股災前,是董偉最風光的日子,日日魚翅撈飯,卻誓神劈願否認用銀紙點雪茄。「用銀紙點雪茄?肯定不會,亦未見行家做過!」他較揮霍的是買來一部平治跑車,「那時平治450賣八萬至十二萬,等於現在一百四十萬左右。」股災爆發前,人人都不願打工,一早擠進股票行炒股。「每日不停有記者訪問我,都不知講過幾多次叫大家小心!但客人多數不聽,好似置地五元買,升到六十元都不放,話睇一百元!連做『黐線』的公司都上到市,個市有乜辦法唔?」眼見無數股民輸身家,董偉慶幸自己走得快。「有幾間經紀行被客人累,輸了孖展冇得賠,經紀要上身。我間行都損失二千幾萬,幸好當年無狂炒股,否則早已一鋪清袋!」
曹仁超:幾乎輸身家散戶「明燈」曹仁超十九歲做股票經紀,閒時不斷做兼職搵銀,只為賺錢炒股。「試過兼職教簿記、幫上市公司兒子補習,每月賺四、五百元。」七三股災前,老曹在股海賺了幾十萬,有日《信報》創辦人林山木借了本投資書給他,他愈讀愈驚,覺得大市「唔對路」,七三年一月決定沽清手上股票,結果避過股災一劫。老曹從此以為自己「好醒」,七四年七月見股市暴跌,決定再入市搏殺。「恒指由高位跌足七成三,應該入市吧!於是掃入和記,由八元買到一元,誰知大市跌到一百五十點先見底。」他幾乎一鋪清袋,五十萬本金輸剩五萬元,於是痛定思痛,潛心鑽研炒股之術,最後悟出「止蝕不止賺」炒股心法。
呂志華:股民最善忘資深股評人呂志華,九二年出版過《香港股災重溫》一書,不算暢銷,大概股民都善忘。「賣了一、兩版,每版三千本。寫《香港股市投資門徑》教人搵錢,一出就八版!」出書寫股災,全因父親七三股災一役輸身家。呂父原本在柬埔寨做鐘表生意,七一年回流香港,將全副身家炒股,賺得最多是恒生(0011)。「恒生第一日上市,由一百元升到一百四十元,爸爸去沙田龍華訂位,請家人親戚打麻將,食乳鴿,睇孔雀。」可惜父親不捨得離開股市,股災爆發後又不捨得沽貨止蝕,十多萬輸剩幾千元。呂志華鑽研股災規律,發現爆煲事前總有些共通點。「市之將跌,必有『妖股』,七三年有香港天線,八七年傳大富豪上市,股市即刻!」
七三股災「遺物」: 女人街
七三股災後,失業大軍暴增。「六七暴動」前車可鑑,港英政府怕社會動盪,於是開放一截旺角通菜街,劃為小販專用區,以先到先得方式,供失業者擺賣。由於當年九成小販賣女性衣物,故被稱為「女人街」,高峰期有近千個檔口。通菜街販商協會會長鄭素娥七十年代開檔至今,見證女人街救活無數失意股民。「好多人炒股票無錢開飯,靠在通菜街擺檔搵兩餐。不少『災民』現在仲做緊,但多數請人睇檔,甚少蒲頭。」
資深股評人呂志華出版過《香港股災重溫》一書,全因父親七三年股災輸身家。他發現股災前總有些共通點,「市之將跌,必有『妖股』,七三年有香港天線,八七年傳大富豪上市,股市即刻!」